近日,由教育部主管的《国际教育交流》以《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为题,刊发我校推进“同窗友情”英才育成计划,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协作的高层次人才的实践成果。
全文如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外知名大学共同培养出大批可助推友好的各界一流人才, 是促进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大工”)于2017年首倡中外知名大学“同窗友情”英才育成计划(以下简称“同窗计划”),倡议中外一流大学在履行人才培养核心使命的过程中,积极创设中外大学学生在对方国家大学建立同窗友情的条件和氛围,增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同,培养推动中外高校共同发展、持续友好的生力军。在高等教育领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贡献中国教育力量。
“同窗计划”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时代体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全球化背景下,新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更是帮助学生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别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学习跨文化的交往技能,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协作的高层次人才。
大工提出“同窗计划”,倡议中外一流大学提供双方学生在两国双校园学习的条件,创设“同教材授课、同试卷测试、同科研合作、同校园生活、同成长历程”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增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同。同时,通过聘请高质量师资队伍和建立健全高质量教学评估体系,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精英人才培养保驾护航。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更好地推进“同窗计划”提供了根本遵循,另一方面“同窗计划”为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大工智慧,彰显了时代价值。
“同窗计划”稳步发力,国际化办学实践初显成效
大工厚植国际化办学沃土,始终把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摆在办学的关键位置,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进一步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间构建“同窗计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厚植基础。自1987年起,大工与日本大阪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立命馆大学合作,先后成立了机械、材料、计算机、软件等五年制日语强化班,开创了外语+工程专业的“国际班”办学模式,为大工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实践“同窗计划”夯实深厚基础。
二是完善布局。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重点打造以白俄罗斯为中心的“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办学基地。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方式,形成以孔子学院、中白学院、白中学院为主体的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境外办学“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育人新模式,培养熟悉两国文化、掌握汉语/俄语/英语三种语言、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国际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一流国际化人才,为落实“同窗计划”做出有力规划。
三是贯通培养方案。大工先后与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2017年)及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三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于2018年获批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次年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中美联合学院。3个合作办学机构和1个合作办学项目与外方高校打通培养方案,实现全外文授课,为开展“同窗计划”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促进专业与人文交流。2019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大工举办了为期8天的“中日大学生交流大会”,共吸引了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名古屋大学等27所高校及相关机构的373名师生参与其中。来访师生深入到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土木工程、建筑与艺术、日语及汉语言教育等学科,体验激光雕刻、3D打印、人工智能、AI技术等工程实训,参加金相技能大赛、模拟钢桥竞赛、环境设计工作坊和雕塑工作坊,举办“跨文化理解”中日大学生论坛等,加深了中日学子在学科、文化等领域的深入交流,一周的同课堂、同食堂、同作息的交流,为中日青年提供了建立深厚同窗友情和深度理解互信的平台。
“同窗计划”凝聚合力,构建高校交流合作新常态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大工以“夯实学校各学科与海外高校合作根基”为目标,通过创新形式,化“危”为“机”,积极策划并开展了大连理工大学—“云尚畅联”全球战略伙伴系列云端交流会,鼓励和支持校内教师邀请海外访问学者开展远程交流合作。本次交流历时30天,共开展了53场论坛、292场讲座,合作伙伴覆盖日本、韩国、白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等14个国家(地区)的59所世界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及企业,共有来自大工校内14个学部(院)的1200余名师生和315名海外师生参加,有效推动了中外高校学科间“点对点”长效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为“同窗计划”的落地提供坚实的支撑。
以学术交流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对于培养新一代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开展充满探索性、个性化的学习,加深对整个学科及自身研究方向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国际学术交流开放性、研讨性的特点也拓展了学生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科研探索思路,增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进行有效互动、学习的能力。
通过举办云端系列交流会“软件学院分会”,软件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平台,也进一步推进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进程。“疫情期间,云端交流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宝贵的输出日语、英语的机会,通过与日本京都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相关领域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名研究生分享他的参会感受。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师生线下跨境交流近乎停滞,在融合国内外资源进行开放办学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顺应社会需求、符合全球潮流的“在地国际化”战略是学校未来实现全面国际化的应然之举。借助云端技术为本土国际化交流赋能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开展高校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会为师生提供不出国门就能够接触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跨国文化的机会,扶植一批有资源、有潜力、有热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一批中外高校具体学科间“点对点”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保持了交流的温度、力度、广度和深度,彰显了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担使命、共迎挑战的时代价值。
以学术交流促进民心相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参与和承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并实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是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端分会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世界人民福祉”国际研讨会对这一课题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其主题本身就表达了在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为什么、如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日本、菲律宾等7个时区8个国家的60余位学者带来了31场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充分解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针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
知识与教育是高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连接点。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高校应始终秉承创新知识以应对时代难题、教育人才以贡献时代变革的办学理念,持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筑牢各国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情感基础,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为人类和平共处与合作发展提供思想智慧。
“同窗计划”持续用力,服务后疫情时期教育对外开放
面对后疫情时代挑战,大工作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办学”,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新作为,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探索“在地国际化”发展新路径,夯实“拔尖、厚基、拓面、交叉”的学科布局,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和科研合作,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除了继续鼓励全校师生申请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之外,大工还将主动谋划搭建平台,推动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依托省市发展规划和对外开放布局,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与日韩高校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体验等,向日韩学生提供关于中国大学校园、中国社会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为增进各国青年理解互信提供崭新途径。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邀请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专家学者与我国专家学者一道, 就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和智能技术、绿色化工与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学校与俄乌白等国高校合作交流走深走实。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面向未来,大工将树立全球视野,以积极作为把握时代机遇,充分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发展阵地,奋力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着力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坚持合作铸合力、创新谋发展,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新时代科研创新能力壮大新发展动能,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交流》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旨在介绍、推广和传播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积极搭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把世界教育引向中国,把中国教育引向世界,全面推进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
网址链接: